从接单到交付仅用45天 重庆生物智能制造研究院完成建院“首单”

导读 重庆生物智能制造研究院。两江协同创新区供图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通讯员 赵鹏 首席记者 佘振芳)记者从重庆两江新区获悉,近日,重...

重庆生物智能制造研究院。两江协同创新区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通讯员 赵鹏 首席记者 佘振芳)记者从重庆两江新区获悉,近日,重庆生物智能制造研究院成功完成建院以来的“首单”,为成都某院所客户定制一台20微米的高精度线激光扫描设备。从接单到顺利交付,仅用了45天,合同金额达90万元。

“90万元是一个不大的单子,可对研究院来说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这不仅是我们的‘首单’,也证明了我们科研创新的高效率与硬实力。”该研究院副院长周忠娇说,“从‘零’开始,设计、算法、购件、组装,再到顺利测试和校正,成功开发出一套让客户满意的高精密20微米线激光扫描设备,我们仅用45天,对年轻的团队来说,这是一个奇迹。”

据悉,研究院此次接到的项目订单来自成都某院所客户,对方要求在较短时间内开发出一套基于高精度线激光的扫描设备,同时附加软件算法,时间紧、任务重。

在项目核心成员张梨眼里,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巨大挑战。开发的扫描设备用于扫描计算芯片内部元器件之间的间距,器件与引脚之间的间距达到20微米级别,检测难度较大。

张梨举例称:“头发丝的直径大概是70到100微米,20微米甚至更小微米级,也就相关于头发丝的1/5到1/10,要实现这个级别的精准扫描,对设备的设计制造工艺及算法都是一个极高的要求。”

“不同于普通的检测设备,激光扫描设备特别突出体小轻便、易于集成、方向性佳、光功率高的特点,要实现测量的稳定性和较高的分辨率,具备非接触、快速、相应频率高等诸多优点。”张梨说,线激光因为每次都只能获取一条线段上的内容,均需要后续进行数据拼接,所以其实施方案很难做到一蹴而就,客观上存在一定困难,这也就要求团队根据客户要求对软件算法进行“量身定制”。

据介绍,在接到客户订单的第一时间,研究院着手搭建项目攻关团队,并将团队分为电气装配组和图像算法组,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前者负责设计、元件采购及设备组装,后者负责采集芯片轮廓数据,研究设计算法——

仅用时20天,完成设备组装,30天完成算法定制与匹配,35天完成设备调试,40天完成个别参数校正,45天保质保量准时交付客户,完成建院“首单”。

据悉,重庆生物智能制造研究院将目光瞄准“千医千亿”的产业集群计划,提出打造生物智能制造领域“旗舰团队”,加快孵化及培育新区医疗器械行业的独角兽。目前,该院一批由博士和硕士组成的研发团队,正围绕3D生物打印、智能穿戴装备、手术机器人等开展核心技术攻关。

(本文来自新重庆客户端APP,请至各大应用市场下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