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强烈利好信号 平台经济的增量空间在哪里

导读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卢晓 北京报道近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下文称“会议”),拉开了我国明年扩内需、促消费的...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卢晓 北京报道

近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下文称“会议”),拉开了我国明年扩内需、促消费的序幕,对于平台经济发展也释放利好信号。会议指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

12月19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后的第一个交易日,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美团等互联网平台公司当日港股早盘均出现高开,但随后回落。截至12月21日收盘,阿里巴巴和腾讯股价分别微增0.36%和0.13%,京东、美团股价则均跌约1%。而一个共同点是,经过三天股市跌宕,它们的股价均低于12月16日(即会议消息发布前)的收盘价。

在这背后,以消费为主导的平台企业们,在多个赛道面临着存量市场的激烈竞争。在更为宽松的外部环境下,它们能重回往日的高速增长么?而代表未来的增量市场又在哪里?

估值待回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指挥棒作用明显。

被外界看做是一个积极信号的事件是,12月18日浙江省委领导来到阿里巴巴调研,并强调要学深悟透总书记关于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重要论述精神,坚持发展和规范并重,规范资本行为、激发创新活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在推动发展、国际竞争和造福社会中大显身手,争当规范发展模范生、创新发展领头羊、融通发展服务商支撑者。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强化反垄断与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作为重点任务,平台经济反垄断成为重中之重。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则指出,要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防止资本野蛮生长。

对于会议的几次不同表述,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认为,平台企业已经成为未来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

他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平台经济的主要功能是配置资源和匹配供需,比如线上线下新零售、内容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家居物联网平台、信息平台等等,凡是需要信息流匹配的领域,平台都能够大显身手,因为平台企业的背后支撑力是互联网。此外,他还认为,随着平台上用户的增加,用户行为所输出的价值也在几何级提升,“而这种价值提升能够为用户、企业提供价值赋能。”

一组数据可以看出,数字经济已经成长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中国信通院的统计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我国数字经济有望维持年均约9%的增速,预计2025年规模超过60万亿元。作为参照,2023中国经济年会上,中央财经委员会相关负责人曾表示,预计今年我国经济总量超过120万亿元。

作为数字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平台企业在促进消费和就业方面也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财报显示,2021年共有527万骑手在美团平台获得收入。截至2022年9月30日,京东体系员工总数则近50万人。

不过虽然平台企业被喂了一大颗定心丸,但资本市场的反应并不算热烈。

以港股几家平台企业的表现为例,会议召开之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即12月19日,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美团几家公司当日的股价高峰都出现在当日9时40分左右,随后即回落。12月21日收盘,腾讯、阿里巴巴相较自己的52股价高点下滑幅度均超35%,而美团、京东相较自己的52周股价高点则缩水近30%。

这背后,财报显示,互联网平台企业已不复往日的高速增长。以阿里、腾讯为例,今年三季度,阿里巴巴2071.76亿元的收入,同比增长3%。但相对去年近34亿元的净利润,当期其净亏损224.67亿元。腾讯控股当期1401亿元的营收,同比下滑2%;399.4亿元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

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副秘书长胡麒牧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平台企业放缓不光有政策监管的原因,还有行业发展阶段面临的瓶颈。他认为,政策放松有利于提振资本市场信心,平台企业的估值会有一定回升。但是在业务层面,好多赛道进到存量竞争阶段,平台企业会回到合理增长区间,但不太可能回到野蛮增长的阶段了。

增量空间在哪里

“在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被看做是平台企业未来的增量市场之一。

目前,平台企业的重心大都还在国内市场。但海外市场的增长信号已经更为明显。

阿里财报显示,截至今年9月末的6个月中,其接近总营收七成的中国商业当期营收下跌1%,国际商业收入虽然不足营收的一成,但增长3%。美团创始人王兴在三季报后的电话会议中在谈及试水香港市场时也表示,香港是美团发展全球业务很好的试验场。但目前香港业务仍然是“非常早期的试验”,占比相当小。

有业内人士在跟《华夏时报》记者交流时表示,据他了解,之前国内以消费为主导的平台企业的员工大多并不愿意驻外,“去一趟回来就跟不上国内的节奏。”他认为,国外市场没有高频的数据磨合,以及对商业模式进行及时调整,平台经济的商业演变迭代相对更慢。

胡麒牧也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中国的平台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一方面有强大的中国制造业做供应链支撑,“我们的平台扎根中国制造业,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渠道,它一端为制造业提供服务,一端为是消费者。”此外,他认为庞大的国内市场让本土平台企业基本盘稳固,在开拓海外市场,进行前期投入时没有后顾之忧。此外,他还认为,国内市场的大规模数据形成数据要素支撑,对平台企业的技术进步,商业模式的代都有非常强的支撑。

对于平台企业在国外可能面临更加严格的数据监管,胡麒牧也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此前平台企业面临的整改风暴并不仅是垄断,信息泄露也在整改范围内,他认为,随着数字贸易,多边机制等逐渐建立,未来国内对数据安全监管趋严将是重要方向,这也倒逼平台企业去跟国际接轨。

需要提及的是,近日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发布报告,确认2022年度可以对中国内地和香港会计师事务所完成检查和调查,并撤销2021年对相关事务作出的认定。市场普遍认为这对中国企业在美上市、参与国际竞争释放积极信号。

此外,胡麒牧还认为,数实融合也是未来平台企业的增长空间之一。“消费领域做平台最容易,因为产业链最短。工业互联网平台相对要复杂得多,需要跟很多产业指标打通融合,要复杂,但市场也更大。”

工信部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从2012年的22.5%已提高到2021年的近30%。而中国信通院的上述报告也预计,2025年我国60万亿数字经济大盘中,有超过8成都来自产业数字化。

盘和林也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当前政策是明确的,平台经济应该着力和实体经济结合,赋能实体企业,解决实体经济、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难点痛点,服务好企业和用户。尤其是在多元化方面,对于传统产业,平台要少颠覆,多赋能,要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帮助。他同时表示,一方面要常态化监管来规范平台企业,这里的核心关键是划定界限清晰的红线,要平台企业明确知晓可为和不可为。另一方面要积极做好对接,在平台企业和实体企业之间建立沟通、协作的桥梁,积极引导平台企业提升对实体企业的赋能强度。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