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寻根之旅》:写好游记的先决条件是见证人类的好奇心 | 读书日签

导读 原标题:《巴基斯坦寻根之旅》:写好游记的先决条件是见证人类的好奇心 | 读书日签近日,《巴基斯坦寻根之旅》由商务印书馆推出,记录了...

原标题:《巴基斯坦寻根之旅》:写好游记的先决条件是见证人类的好奇心 | 读书日签

近日,《巴基斯坦寻根之旅》由商务印书馆推出,记录了英国驻外记者伊桑巴德·威尔金森2006年至2009年间在巴基斯坦的旅行见闻。该书为远方译丛图书之一,斯坦福·杜曼年度旅行书入围图书、《旁观者》《每日邮报》《伦敦标准晚报》《新政治家》年度图书,曾被知名旅行作家芙拉·墨菲、威廉·达尔林普尔所赞赏。

远方译丛由北京大学历史系罗新教授主编并作序推荐,精选历史旅行文学佳作,它们既是经典游记,也是旅行指南,呈现不同文明的历史文化。可以说,远方译丛是打开一个新世界的钥匙,一场场用文字展开的纸上旅行告诉我们世界的广阔、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多样,同样见证了人类好奇心的边界,那便是远方。

据悉,远方译丛第一辑已出版图书6种,包括《到马丘比丘右转:一步一步重新发现失落之城》《走过兴都库什山:深入阿富汗内陆》《彻悟:印度朝圣之旅》《行走的柠檬:意大利的柑橘园之旅》《龙舌兰油:迷失墨西哥》《巴基斯坦寻根之旅》,后续还将推出《幸福地理学:寻找世界上最幸福的地方》《带上查理去旅行:重寻美国》等。

作者伊桑巴德·威尔金森出生于1971年,从小在爱尔兰听着祖先们——植物学家、艺术家、水手和士兵——的冒险故事长大,他们游历了中国、非洲、印度和阿尔巴尼亚,这让他对漫游世界充满了激情。

从19世纪开始,威尔金森外祖母的家族就从欧洲来到印度,后来虽然离开了,但无论生活还是社会关系,依然与次大陆息息相关。威尔金森十几岁时首次拜访巴基斯坦,之后更是作为驻外记者到这里工作,在外祖母的朋友贝古姆的帮助下,他开始探索这个处于社会不稳定和政治动荡之中的国度。他旅行到巴基斯坦最边远之地,脆弱的健康状况并未阻止他的脚步。大学毕业后,他在《乡村生活》杂志社工作。之后他前往巴基斯坦各地旅行,但这一雄心壮志因肾衰竭而中途放弃。经过一段时间的透析和第一次肾移植,他成为《每日电讯报》驻西班牙的战地记者,然后成为驻巴基斯坦的记者并完成了他的旅行,这次旅行成为本书的主题。

一股强风从北方吹来。阵阵雨点鼓点般敲打在烟囱上,顺着烟囱流向正冒着烟的泥炭火上。外祖母的家在丘陵起伏的爱尔兰乡间深处,透过窗户,我看到剪掉了一层厚厚羊毛的绵羊在冬日的花园里横冲直撞,想要在杜鹃枝丛里寻找庇护所。“可怜的小东西。”我想。

很快,我也将在阴沉沉的夜晚出门,提着包艰难地行走在乡间小巷(bohreen)中,一边走一边等着有便车能载我一程,让我离开壁炉的舒适,去往巴基斯坦。上帝啊!整整一个星期,我的心情在激情和怯懦之间徘徊。我到底为什么要回去?

我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一方面,我想成为一名“真正的”记者,发展自己的事业,过一种激荡人心的英雄生活;另一方面,一想到重返世界的那个地方,我脑中就会浮现可怕的画面——患上致命的疾病,或是被臭名昭著的恐怖分子绑架,砍掉脑袋。天性中渺小的一面让我贪生,但我的过去——以及摇摆不定的事业抱负——又让我勇敢。我的老板是《每日电讯报》的国际部主编,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不断请求他把我派到更有挑战的地方,我不想再待在温室般的马德里。现在既然他给我提供了驻伊斯兰堡记者的工作,我无法拒绝。

以上摘编自《巴基斯坦寻根之旅》一书,经出版方授权发布。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