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好妈妈」真面目被拆穿:别演了,孩子又不傻

导读大家好,我是窈窕妈妈。收到一个读者的提问:周末带儿子学自行车,孩子摔倒好几次,疼得直哭。之前看了很多育儿文章,说要共情,我就试着安...

大家好,我是窈窕妈妈。


收到一个读者的提问:


周末带儿子学自行车,孩子摔倒好几次,疼得直哭。之前看了很多育儿文章,说要共情,我就试着安慰他说,妈妈知道你很痛,没关系,遇到挫折就要爬起来,我小时候可比你坚强多了。结果孩子一听更崩溃了,说我一点也不心疼他。我很纳闷,为啥共情孩子,他反而更委屈了?


看得出来,这位妈妈的确做过一些育儿功课。


比如,她了解共情的第一步,是看见孩子的情绪——“妈妈知道你现在很痛”。


但,仅此而已。


她后面表达的,无论是加油鼓励,还是拿自己做对比,其实都在向孩子传达这样的信息:


我看见了你的痛苦,但我拒绝接受,我的孩子应该停止哭泣,勇敢坚强地站起来。


妈妈一边说着理解,一边又否定孩子的感受,把“共情”当成是说服教育的铺垫和工具,孩子自然会产生抵抗情绪。


从心理学上说,这其实是一种“假性共情”


意思就是,父母并没有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全然接纳他们的问题和情绪。与此同时,孩子也无法获得真诚的看见和发自内心的情感支持。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亲子关系里,“假性共情”都有哪些表现?


目的性共情


这种假性共情是最容易暴露的。


就像前面这位留言的读者,刚说完理解孩子的情绪,紧接着又否定孩子的感受,抛出自己的真实目的。


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句式是:


我知道你很生气,但我都是为了你好;

我知道你很委屈,但你这样是不对的;

我知道你很累,但你得为了将来考虑;

我知道你很伤心,但这真不是什么大事……


嘴上说着理解孩子,实际是为了讲道理,指责对方,或是传递焦虑等等。


把共情当成了工具和手段,而非真的“动情”。


热播剧《大考》中,女孩田雯雯唯一的一次情绪崩溃,就是因为母亲关悦的“目的性共情”。


因为父母常年外出打工,田雯雯从小就跟着奶奶在老家生活。


虽然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的陪伴,但她从未有半句怨言,反而十分乖巧懂事。


这份委屈田雯雯一直压在心底,直到母亲偷看她的手机聊天,才一涌而出,爆发了争吵:


“条件不好的时候,你们生下了我,把我丢给奶奶。”

“等条件好的时候,想的不是接我去武汉,而是生下妹妹”。

“你们有没有问过我,到底愿不愿意?”




女儿有怨气,关悦是知情的。


“我知道这么多年,你受委屈了,但你都这么大了,而且你之前一直很懂事的……”




她看见了孩子的情绪,却又因无法面对愧疚感,便把矛盾的焦点再次转移到了女儿身上。


她希望女儿能理解父母的不易,自己却没有换位思考女儿的处境。


关悦的假性共情,直接让田雯雯崩溃了:


“从小到大,我最讨厌懂事这个词,我宁愿当个什么都不懂的傻子。”




目的性共情,很容易被一眼看穿。


正如朱芳宜老师所说的:


共情是一种感觉,而不是语言;比起语言技术,它更是一门情感艺术。


所以,共情并不是指你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而是你能否深入对方的内心,体验他的情感和思维。


如果父母并没有真正链接孩子的情绪,设身处地去理解他的内心感受,而是用所谓的“共情”否定、教育孩子,那么孩子是很难领情的。


嘴上共情,身体却很诚实


育儿博主@花生共和本花坦言,在“共情孩子”这件事上,自己也没少走弯路。


比如,嘴上满满的安慰和理解,内心却是“假接纳”的状态




她举了这么一个例子:


有一次,她带儿子参加学校组织的爬山活动。


其他小朋友都表现得兴奋、有活力,有说有笑,儿子却在一旁闷闷不乐,紧紧贴着自己。


她说自己当时特别不能接纳孩子这样的状态,心里忍不住犯嘀咕:


“为啥别的孩子都能玩到一起,你就这么另类,又不是不认识他们。”


但是,碍于“好妈妈”的压力,她没有说出来。




她认为自己应该保持宽容温柔的形象,不能对孩子表达不满。


所以,她选择把情绪藏在心里,表面上接纳了孩子的“不合群”,但身体还是出卖了自己。


“儿子贴近我的时候,我就故意走的比较快,想把他甩在后面。


或者,他跟我说话的时候,我会比平时不耐烦,总觉得他就是在回避和别的小朋友玩。”




行为是一个人真实内心的显性表达。


家长以为自己隐藏地很好,殊不知,孩子的情绪感知力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


孩子对父母全身心的爱和依赖,会让他们不自觉地关注大人的行为举动,甚至小到某个语气,眼神。


因此,父母“言语宽容,行为不宽容”的矛盾状态,孩子是可以敏感捕捉到的。


而这种假性共情,很容易让孩子陷入纠结的状态。


因为他们始终无法确认,自己的行为是否真的被允许。


所以,为了猜测父母的真实想法,孩子反而会花更多精力,一次次地试探父母的底线究竟在哪里。


就像博主说的,她“假共情”儿子的那段时间,孩子总是因为一点小事就发脾气,不顺着他立马就会掉眼泪。


孩子通过妈妈的行为表现,感受到了被嫌弃的内在情绪,由此产生了不被接纳的焦虑和恐惧。


为了证明自己依然被父母实实在在的爱着,他反而会更“作”。


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父母觉得自己“共情”了孩子,孩子却更敏感、更爱哭、更暴躁了。


因为这种共情接纳,并不是由内而外、发自真心的,而是一种形象的伪装。


看见情绪,却忽略需求


《和幼儿园老师学早教》的作者,分享了这么一个故事。


她说,儿子刚去幼儿园时,发生了“行为倒退”现象。


孩子之前明明已经可以自己吃早饭,结果开学那段时间却变得异常磨蹭。


而且,还学会指挥父母了:


我要吃花生酱,我要那个碗,我不要这个叉子,我不要吃面包……


刚开始,爸爸还有耐心,利用共情认可孩子的情绪。


但几次之后,孩子也没什么改观。


爸爸也被惹毛了,直接冲着孩子吼:


我看你就是故意的,今天只有麦片,不吃就饿着。


作者观察了几天,发现孩子依然如此,就试探性地问孩子,为什么不想吃早饭。


孩子听到这句话,哭闹的情绪倒是平复了一些。


爸爸也受到了启发,接着问孩子:


你是不是怕吃完早饭就要和爸爸妈妈说拜拜,和我们分开,对吗?


孩子的神情立马柔软了,还冲爸爸点了点头。


你看,虽然爸爸一开始也用了共情,但他只关注到孩子的外在情绪,没有看到孩子的内在需求。


并且,他还在头脑中预设了孩子的行为目的:


——孩子三番五次不听话,就是在故意捣蛋。


在这种负面想法的影响下,无论懂再多育儿技巧,也是徒劳。


因为他忘了,任何行为,都有其背后的成因。


父母真正需要了解的,是孩子不想吃早饭的原因,而不是用共情来调教孩子不吃早饭的行为。


孩子的情绪表达,实际上也是一种求救信号。


当你觉得”共情“对自己的孩子没啥作用时,是不是也要反思一下:


我到底有没有看到,孩子情绪背后隐藏的深层需求?



有的父母,并非不想和孩子共情,而是不容易做到共情。


比如,他小时候没有被父母共情过,自身完全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而且,共情意味着要用心感受孩子的经历,这很可能会唤起自身的创伤性体验。


这其实是许多父母不愿意换位思考的原因。


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也是在逃避自己的过去,害怕面对自己真实的内心。


但,这些理由不能一直作为父母拒绝成长的挡箭牌。


错误需要终结和改变,而不是无意识地继承下去。


那么,父母应该怎样共情孩子呢?


霍思燕在综艺《妈妈是超人》里,就做得恰如其分。


儿子嗯哼因为不小心踩到一个玩具零件而受伤。


他歇斯底里的哭泣、发脾气、还恶狠狠地扔掉了玩具。




霍思燕是这样共情孩子的——


首先,她识别了孩子的情绪,肯定了孩子当下的感受。


“很疼是吧,这玩具太尖了,踩上肯定会疼的。”


“天呐,破了,你看破了。”




她没有说“男孩子要坚强”,而是把嗯哼抱在怀里,轻抚他的后背,陪他呆在当下的感受里,让孩子的情绪自然发泄出来。


在她的安抚下,嗯哼的情绪慢慢稳定了下来。


其次,她真正做到了换位思考,不以自己的想法揣摩孩子。


霍思燕没有安慰儿子“这点小伤算什么”,而是找到了那个罪魁祸首的玩具,自己也用脚踩了踩。


“哎呀,太疼了,完全能体会到你刚才那么痛,宝贝你真棒,真坚强。”




她不仅亲身经历了孩子的“痛”,还鼓励夸奖了孩子,给了他正向反馈。


如此一来,孩子再遇到同样的问题,很可能会想起妈妈的鼓励,真的坚强起来。


最后,她还引导孩子去共情他人。


“生气扔掉的话,你可能又会不小心踩到,妈妈也可能会踩到,别人也可能会踩到。”




霍思燕没有斥责嗯哼扔玩具的行为,而是告诉他这样的行为后果,可能会让自己二次受伤,甚至伤害到别人。


这样不单让孩子认识到问题所在,还间接地告诉了他,做事既要考虑自己,同时也要顾及到别人。


当然,孩子的很多问题,父母或许无法真的亲身经历。


但我们可以试着拨转时针,回忆一下那个年龄段的自己,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渴望些什么,希望父母如何对待自己。


把自己带入到相同的情景中,也许就可以找到问题的答案。


最后我想说:


学习共情,根本目的不是为了调教和控制孩子,而是为了和孩子构建一个健康的关系以及和谐的沟通桥梁。


用爱和真心去陪伴孩子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