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坛医院患者服务中心吴江:导医不能治愈病痛,却总能带去温暖

导读吴江的手又肿了起来,短粗的手指像裂开的枯枝,没法攥紧。手指仿佛就是她身上的“压力检测器”,心理压力大时,就会过敏肿胀。最近,为了忙...

吴江的手又肿了起来,短粗的手指像裂开的枯枝,没法攥紧。手指仿佛就是她身上的“压力检测器”,心理压力大时,就会过敏肿胀。

最近,为了忙“满意度调查量表”的统计优化,她的压力骤增。

吴江是北京世纪坛医院患者服务管理中心主任,科室是全国第一家专门为患者提供服务的部门。吴江更是创造了很多第一,第一个提出使用“满意度调查量表”收集患者寻求、改进科室工作,后来被推广至全北京医院使用;第一个实施看病分时段预约制,为患者节省时间,现在各家医院都已实行。

从2005年创建至今,服务中心共计推出提供便民服务车、老年患者导航触屏、药品邮寄等服务20余类,近200项。吴江带着科室的一群“娘子军”工作,17年间,从未收到过投诉。

在这里,到处都能看到身穿橙色马甲的导医,她们虽不能直接治愈患者,却“总是安慰,常常帮助”。医生世家出身的吴江很喜欢这份能给人带去温暖的工作,“在这个世界上,被需要,本身就有价值。”

吴江(前右)与北京世纪坛医院患者服务管理中心的同事们。受访者供图

“大前台”

早晨8点,世纪坛医院的门诊大厅打开。人群涌进大楼,医院像卡紧的齿轮般运转。

导医们是连接齿轮的皮带轮,串联起每个科室。她们很好分辨,你能在各个楼层找到她们身上橙色的马甲。作为患者服务管理中心主任,吴江的工作则是打磨这些皮带轮,让科室运转更通顺。

导医的工作宛如医院的“大前台”,她们需要熟悉医院的整体布局、各种诊疗范围和开诊时间等。当患者询问时,不能被问倒。

各家医院都会安排导医学习科室介绍。但是吴江知道,发的本子是死的,光靠硬背记不住。

她决定每天介绍一位医生。“副院长张能维,普外科,开创了全国首例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擅长甲状腺手术、胃切除手术,这两年专注于做糖尿病的减重手术。”PPT上印着张能维的简介和照片,吴江能完整地背下来。这样重复多了,其他导医也能记住科室特色、诊疗特点、专家出诊时间。

“我们导医问不倒,17年没有收到过一起投诉。”吴江很骄傲。

导医王婧在给患者滴眼药。受访者供图

2005年,原铁道部北京铁路总医院划归北京市,并改名为世纪坛医院。为了更贴近北京社区的百姓,医院准备创建一个专门为患者提供服务的部门。

又懂医又精通服务的人不好找。医院决定与央视合作,在《绝对挑战》节目里办一期活动,公开竞聘一位负责人。

那一年,吴江34岁,在华北油田医院做疾控工作,丈夫为她报了名。

吴江到达医院的时候,会议室已经没有坐的位置,屋里屋外都是人。她觉得站着很尴尬,就帮医院的工作人员分发资料。人事处长祖春荣招呼面试的人去楼上,看到吴江问了一句“你是哪个科的?”吴江回答“我是来面试的”。

“你是觉得你已经被招聘了吗?”祖春荣笑着调侃她。不过这句调侃后来也应验了。吴江闯过了医院安排的9轮面试,那年8月正式开始工作。

这个患者服务部门要做什么,谁都不知道,国内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只能靠吴江自己来创新。年底,她交上了一份“满意度调查量表”。这其实是一个调查问卷,由导医询问并填写,医护的医疗质量会细分为治疗效果、手续、护理、查房等,门诊和住院又有所不同。

虽然后来有了线上工具,但是吴江依旧安排一组导医专门负责线下的量表统计工作。“线上永远不会跟别人做到一对一沟通。只有聊开了,才能真正知道病人想要什么服务。”

在临床科室的医护眼中,吴江可能有些苛刻。量表统计下来,全院排名,哪个科室垫底,就进行3个月的集中监督。今年科室问题最大的部分,就打印成为明年的满意度量表。如此往复,最多的时候一个月甚至统计了四五千份量表。吴江把它们用文件夹归整好,摞起来有小臂那么高。

后来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将这个措施借鉴,并在2016年号召各家医院做满意度量表。

导医王子雯在给门诊就诊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受访者供图

“良心活儿”

当导医,不仅要清楚就诊流程,还要习惯受委屈。今年7月,有个老太太在门诊大厅排队,下巴都快搭在前面病人肩膀上了。医院有排队一米线距离要求,导医张海凤把手往老太太面前拦了一下。

老太太推了一下张海凤,瘦瘦小小的她“咣”一声撞墙上了。

小姑娘被欺负了,跑到吴江办公室里哭。吴江先让她哭够了,把委屈都发泄出来,再慢慢安慰,告诉她下次遇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如果还不行,你就推给我。”吴江告诉小护士们,自己永远是她们最后一道防线。

吴江的小护士经常会被其他科室“盯”上。科室找院长来要人,她就把心尖上的护士让出去。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很多护士在这里培养两三年,到科室当骨干。

吴江(右二)和同事在和其他医院交流就诊流程优化工作。受访者供图

做导医,不仅要是个“全院通”和“多面手”,还得细心、有耐心、善于观察。为患者服务,做多做少都是良心活儿。

一位50多岁的藏族患者来世纪坛医院体检,吴江作为导医陪伴他。他的体检各种指标都正常,但是在聊天的过程中,他提到夜里的一次莫名呕吐。结合他平时经常喝酒的生活习惯,吴江建议他预约消化内镜检查。

藏民普通话不太好,吴江慢慢比画着聊。胃肠镜结果出来,他是超早期的胃癌,医生为他切除了一部分胃。后来藏民一个劲后怕,感叹吴江“救了他一命”。

在与这些病人聊天的过程中,吴江注意到了宫腔镜、无痛胃肠镜这些大型检查预约难、患者往返次数多的问题。患者从预约到做检查,往往要从家折腾四个来回。吴江就把流程交给导医来跑,病人只需要来取一次检测前服用的药品,下一次就是手术。

晚上也经常有人过来看病,值夜班的同事处理不好时,吴江就会过来。她家原来在三里河,离医院有四公里路程,她开车开得不好,大半夜打车也害怕,索性把家搬到了医院跟前几百米处。

今年年初,病人在门诊大厅晕倒,导医在配合急诊科医生对其进行抢救。受访者供图

“老物件儿”

吴江在沈阳一家医院的家属院里长大。她的母亲、舅舅、姐姐、姐夫都是医生,吴江在医院里久了,对医院的流程摸得门清。她的眼里都是活儿。

她给住院的病人联系住宿、订飞机票,还在医院里设立了铁路自动售票机。虽然距离北京西站只有1公里,但是往返和排队也需要折腾,不如在医院里解决了。

她还设计了“一颗心”。看到独自一人来医院看病的老年人,保安会在门口给他贴上一个红色心形小贴纸。进入医院后,导医会一路帮助他。

就像是厨房的柴米油盐一样,吴江会通过规律的摆放和调整方向来增加做菜的效率。导医工作也是一样,梳理流程,怎样让患者方便快捷地看上病,吴江总在琢磨。

看到独自一人来医院看病的老年人,保安会在门口给他贴上一个红色心形小贴纸。进入医院后,导医会一路帮助他。受访者供图

以前看病预约只分上下午,往往病人到了科室发现排半天队。吴江觉得,完全可以分时段约,以上午9:30来拆分,至少能给病人省掉两个小时。

后来北京市借鉴了这个做法,按照1个小时的间隔来分诊,比如8:00到9:00是一个时段。而这时吴江已经将时间细化到半个小时。

她还把一站式服务做到了社区。世纪坛医院周围有二十多个社区,只要病人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就能给他们开预约单,导医和社区有一个微信群,保证在10分钟内挂到号。对于60岁以上老人,优先挂到当天号。

看到住院病人家属的锅碗瓢勺堆在那,吴江利用医院闲置的房间设立了存放处,可以给病人免费存行李。还有人把行军床也寄存在了这里。行军床买一个不到百元,租一天则要20元。重症病人的家属们一般会选择买一个。面对这些可能已被病痛折磨得倾家荡产的人们,这几十元吴江也想为他们省着。“碰到穷人,要是给他省10块,这钱就够他买个盒饭。”

虽然并不能在肉体上治愈他们,但是吴江觉得,如果病人看到医院里还有他的一个小小的位置,可能会感觉到一点温暖。

现在仍有几百张行军床留在医院里。它们在不断地增减,上面有冰冷的等待,也有温暖的抚慰,可能它们的主人已经逝去,或是治愈。吴江没有将这些床扔掉,她想为他们留下一点痕迹,“总不能人走茶凉。”

去年,医院让各个科室收集独特的老物件,回顾科室的历史。“我们科集体认为,科里的老物件儿就是我们主任。”导医王子雯说。

虽然每天有处理不完的事,还有更多未知的困难,但是她很享受这项工作。“收到别人的感谢,就觉得这辈子没白活。”

新京报记者 郭懿萌

编辑 刘倩 校对 贾宁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